【嚎】字的笔顺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嚎】字的意思
-
①(形声。从口,豪声。本义:吼叫;鸣叫)。
▶嚎
háo
详细解释
1.(形声。从口,豪声。本义:吼叫;鸣叫)。
2.同本义。
昼夜风不止,寒树嚎未休。——梅尧臣《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
嚎啸、 鸡嚎天欲白
【嚎】字的引证解释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狼嚎于野。”
- 《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红楼梦》第五回:“忽听窗外竹梢风动,似有人来,便闻得一阵异香,非兰非麝,令人心醉神迷。宝玉便问:‘这是什么香?’警幻道:‘此香名曰群芳髓,乃是诸花之精,合百花之蕊,共成一香。’”
- 《水浒传》第十回:“林冲听得,吃了一惊,也不顾柴进在旁,便问:‘什么人?’柴进道:‘此乃沧州牢城营差拨,姓董名超,因他性子急,人都叫他董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