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
  • 复制
  • 艹部
  • 共8画
  • 一级汉字
  • 常用字
  • 独体字

【苦】字的概述

【苦】字的笔顺

  • 1
    2
    3
    4
    5
    6
    7
    8

【苦】字的意思

  • (形声。从艸,古声。本义:苦菜)。
  • 详细解释

    1.(形声。从艸,古声。本义:苦菜)。

    2.同本义,即“荼”。

    苦,大苦苓也。——《说文》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诗·唐风·采苓》 濡豚包苦实蓼。——《礼记·内则》 天子于是食苦。——《穆天子传》

    苦苣、 苦荼、 苦賈

    3.病;病痛。

    自苦而居海上。——《吕氏春秋·遇合》。注;“伤也。” 皆甚苦之。——《吕氏春秋·贵卒》。注:“病也。” 苦垮之家。——《淮南子·精神》。注:“疾也。”

    苦车、 苦船

    4.苦味,跟“甘”、“甜”相对。古称“五味”之一。

    谁为荼苦。——《诗·邶风·谷风》 而凡味之似苦,亦命为苦。——《广雅》 以苦养气。——《周礼·疡医》。注:“火味也。” 苦胜辛。——《素问·五运行大论》 则苦雨数来。又,苦者人所恶。故甘苦为物之美恶,亦为人之爱恶。——《礼记·月令》 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明·刘基《苦斋记》

    5.又。

    其味皆苦。—— 良药苦口利于病。—— 李以苦存。——

    苦瓠子、 苦艳艳、 苦行、 苦口师、 苦荼

    6.痛苦;困苦。

    其毒大苦。——《诗·小雅·小明》 妇啼一何苦。——唐·杜甫《石壕吏》 俾困苦不可忍。——清·方苞《狱中杂记》 其平居常苦于多疾。——宋·苏轼《教战守》

    苦厄、 苦主、 苦脑子、 苦滴滴、 苦淹淹、 苦孜孜

    7.刻苦。

    盖以苦学力文所致。——白居易《与元九书》。又如:苦读

    8.劳苦;辛苦。

    母氏劳苦。——《诗·邶风·凯风》 辨其功苦。——《管子·小筐》。注:“谓滥恶。” 辨其苦良。——《周礼·典妇功》 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吕氏春秋·诬徒》 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

    苦节、 苦绷苦拽

    9.贫穷。

    苦,穷也。——《广雅》

    苦哈哈、 苦混混、 苦胎、 苦尽甘来、 苦日子

    10.困扰;困辱。

    长史自不欲苦物。——《世说新语·赏誉》

    苦计、 苦恨、 苦煎

    11.使困苦,困于。

    不苦一民。——《战国策·秦策》。注:“劳也。” 纳至忠甚苦。——《汉书·谷永传》。注:“劳也。” 何苦而不平(苦于山挖不平。)——《列子·汤问》 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崔銧《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苦热、 苦饥

    12.恨,怨嫌。

    人苦不知足。——《后汉书·岑彭传》

    苦竹哀丝、 苦毒

    13.竭力;尽力。

    杨朗苦谏不从。——《世说新语·识鉴》 何必劳神苦思。——宋·苏轼《教战守》

    苦死、 苦虑、 苦谏

    14.甚,很。表示程度。

    帝遂召武子苦责之。——《世说新语·方正》

    苦爱、 苦会

    15.幸好,幸亏。

    这孟州城是个小去处,那土城苦不甚高。——《水浒传》

  • 粗劣
  • 详细解释

    1.粗劣

【苦】字的引证解释

  1. 《诗经·邶风·柏舟》:“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2. 《楚辞·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4. 《红楼梦》第五回:“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5. 《聊斋志异·促织》:“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

【苦】字的翻译

  1. bitter
  2. bitter
  3. a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