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
  • 复制
xiū
  • 亻部
  • 共9画
  • 一级汉字
  • 常用字
  • 独体字

【修】字的概述

【修】字的笔顺

  • 1
    2
    3
    4
    5
    6
    7
    8
    9

【修】字的意思

    xiū
  • (形声。从彡(shān),攸(yōu)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 详细解释

    1.(形声。从彡(shān),攸(yōu)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2.同本义。

    修,饰也。——《说文》 义之修而礼之藏也。——《礼记·礼运》。注:“犹饰也。” 美要眇兮宜修。——《楚辞》 以修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修容、 修词、 修饰边幅、 修娖

    3.整修;修理。

    古不修墓。——《礼记·檀弓》 修橹轒辒。——《孙子·谋攻》 修守战之具。——汉·贾谊《过秦论》 吾妻死,室坏不修。——归有光《项脊轩志》

    修娖、 修完补辑、 修月

    4.兴建;建造。

    钟鼓不修。——《吕氏春秋·先已》 乃重修岳阳楼。——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修堤梁,通沟浍。——《荀子·王制》

    修立、 修治、 修构、 修废、 修营、 修辟

    5.整治。

    管子修之。——《史记·货殖列传》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三国志·诸葛亮传》 修之于朝廷。——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修文偃武、 修文、 修近、 修言、 修事

    6.实行;从事某种活动。

    地之不休。——《国语·吴语》。注:“垦也。” 修其宗庙。——《礼记·中庸》。注:“谓埽粪也。”

    修全、 修削、 修禊

    7.编纂;撰写;写。

    始末修撰,凡十六载。——《北史·序传》

    修撰、 修文郎、 修札

    8.设。置备。

    修其簠簋。——《国语·周语》。注:“备也。”

    修名、 修馔

    9.循;遵循。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修今、 修古、 修本、 修名

    10.修订,修改,改正。

    欲自修改。——《世说新语·自新》

    11.长。

    修,长也。——《广雅》 德惠修长。——《史记·秦始皇纪》。索隐:“修亦长也。” 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齐策》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曹植《洛神赋》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明·魏学洢《核舟记》 巨身修尾。——《聊斋志异·促织》 庞然修尾。——

    修龄、 修短固天、 修亘、 修篁

    12.高;大。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王羲之《兰亭集序》

    修茂、 修波、 修峻、 修雅、 修皙

    13.善;美好。

    伊中情之信修兮。——张衡《思玄赋》

    修名、 修直、 修眸、 修禀

    14.致送师长的酬金。

    降说屦,升坐修。——《礼记·乡饮酒义》。钱宫詹云:“即仪礼之升堂乃羞,今之修爵。”

    修金、 修脡、 修脯、 修馔

    15.姓。

【修】字的引证解释

  1. 《诗经·大雅·文王》:“于缉熙敬止,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 修:整治,治理。
  2.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修其身,以待时乎。” 修:修养,修身。
  3. 《论语·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修:追求,致力于。
  4.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 修:编纂,整理。
  5. 《文心雕龙·神思》:“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 修:修炼,陶冶。

【修】字的翻译

  1. repair
  2. reparieren
  3. répa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