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字的笔顺
-
123456789
【笃】字的意思
-
①(形声。从马,竹声。本义:马行迟顿)。
1.(形声。从马,竹声。本义:马行迟顿)。
2.同本义。
笃,马行顿迟也。——《说文》 笃癃无家属。——《后汉书·先武纪》。注引《尔雅》曰:“笃,困也。”
笃么
3.忠实,不虚伪。
朋友不笃,非孝也。——《吕氏春秋·孝行》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笃公刘。——《诗·大雅·公刘》 尧九男,皆益笃。——《史记·五帝纪》
笃人、 笃仁、 笃亮、 笃美、 笃敏、 笃教、 笃烈
4.厚。
笃,厚也。——《尔雅·释诂》 硕大且笃。——《诗·唐风·椒聊》 予嘉乃德,日笃不忘。——《书·微子之命》
5.切实;确凿。
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论语·先进》
笃论、 笃见
6.深厚。
仆道不笃,业甚浅近。——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笃好、 笃正、 笃古、 笃至、 笃尚、 笃恭
【笃】字的引证解释
- 《论语·泰伯》:“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 《汉书·王莽传上》:“莽为人侈口蹷顄,露眼赤精,大声而嘶。长七尺五寸,好厚履高冠,以氂装衣,反膺高视,瞰临左右。是时,有识之士以为汉祚中微,莽鸱目虎吻,豺狼之声,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
- 《后汉书·列女传》:“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既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
- 《晋书·王祥传》:“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