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字的笔顺
-
1234567891011
【惜】字的意思
-
①(形声。从心,昔声。本义:哀痛,哀伤)。
1.(形声。从心,昔声。本义:哀痛,哀伤)。
2.同本义。
惜,痛也。——《说文》 惜者,哀也。——《楚辞·惜誓序》 为陛下惜之。——汉·贾谊《论积贮疏》 惜其用武不终。——宋·苏洵《六国论》 岁月为可惜。——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可惜、 痛惜、 惜伤
3.珍惜,爱惜,重视而不糟蹋耗费。
为天下惜死。——《吕氏春秋·长利》 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晋书·陶侃传》 视之不甚惜。——宋·苏洵《六国论》 臣辈惜程艺。——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汝辈所惜。—— 朕不自谨惜。——清·张廷玉《明史》
吝惜、 怜惜、 珍惜、 惜玉、 惜体面、 惜福、 惜护、 惜名
4.惋惜。
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司马迁《报任安书》
爱惜
5.哀怜、哀悯。
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楚辞·惜誓》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滕王阁序》
6.贪婪,贪求。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楚辞·惜诵》
【惜】字的引证解释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悲痛、哀伤
- 《红楼梦》第三回:“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 —— 珍视、爱护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 惋惜、遗憾
- 《论语·八佾》:“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 批评、不满
- 《诗经·小雅·车舝》:“间关车之舝兮,思娈季女逝兮。匪饥匪渴,德音来括。虽无好友,式燕且喜。” —— 喜爱、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