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字的笔顺
-
12345678910
【请】字的意思
-
①情况,实情。
1.情况,实情。
上下请通。——《墨子·尚同中》 四璧而知请。——《管子·白心》
2.(形声。从言,青声。本义:拜访)。
3.同本义。
请,谒也。——《说文》 使人为秋请。——《史记·吴王濞传》。集解引律云:“秋曰请。” 不得入朝请。汉律盖改周礼之觐为请也。——《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史记·魏公子列传》 公卿相造请禹。——《史记·酷吏列传》
请谒
4.请求;要求。
请,求也。——《广雅·释诂三》 墓地不请。——《礼记·王制》 夫请者,非可诒托而往也,必亲之者也。——《谷梁传·定公元年》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为王吹竽。——《韩非子·内诸说上》 曹刿请见。——《左传·庄公十年》 力请客。——清·魏禧《大铁椎传》
请命乞身、 请一个示、 请了训、 请蠲、 请期、 请咨、 请和、 请托
5.询问。
摈者去请事。——《仪礼·士昏礼》。注:“犹问也。”
请仙、 请日、 请故、 请罪
6.召;邀请。
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请唤、 请会、 请召、 请逆、 请卖爵子、 请香头、 请不将
7.告诉。
主人答,再拜,乃请。——《仪礼》。郑玄注:“请,告也,告宾以射事。”
8.在请求时用作表示礼貌。
请说之。——《墨子·公输》 请从吏夜归。——唐·杜甫《石壕吏》 请先言人之老少。——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请进来;请喝茶吧
9.请教,请示。
请所之。——《资治通鉴·唐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