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é shuǐ
拼音
zhé shuǐ
繁体
陸讋水慄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陆詟水栗的意思

指声威远播,四方畏服。

【陆詟水栗】的来源
  1. 殊方别区,界绝而不邻,自孝武所不能征,孝宣所不能臣,莫不陆詟水栗,奔走而来宾。

    来源:-- 《后汉书·班彪传》

陆詟水栗

的字义分解
拼音部首总笔画 7

陆[ lù ]
1. (会意。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从坴(lù),土块很大。“坴”亦兼表字音。本义:陆地,高而平的地方)。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陆,高平地。 《易·渐卦》-鸿渐于陆。 《国语·齐语》-陵阜陆墐。 《穆天子传》三-陵衍平陆。 宋·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 《资治通鉴》-水陆俱下。
[更多解释]

拼音 zhé 部首总笔画 12

詟[ zhé ]
1. 惧怕;震慑。
【引证】 《说文》-詟,失气言也。 《汉书·张汤传》-群臣震詟。 班固《东都赋》-陆詟水栗。 扬雄《羽猎赋》。注:“恐惧也。”-竦詟怖。 《汉书·项籍传》-诸将詟服,莫敢枝梧。 《新唐书·李密传》-决两阵之胜,噫呜咄嗟,足以詟敌,我不如公。
【组词】 詟惕、 詟敌、 詟骇、 詟惮、 詟息、 詟栗、 詟挠、 詟惧
[更多解释]

拼音 shuǐ 部首总笔画 4

水[ shuǐ ]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 10

栗[ lì ]
1. (会意。甲骨文象结了果实的栗树形。本义:木名。果实也称栗,可食)。
2. 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叫栗子,果仁味甜,可以吃。木材坚实,供建筑和制器具用;树皮可供鞣皮及染色用;叶子可喂柞蚕。
【引证】 《说文》-栗,栗木也。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公羊传·文公二年》-练主用栗。 《论语》-哀公同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组词】 栗主、 栗跗
[更多解释]

【陆詟水栗】的常见问题

  • 1.
    陆詟水栗的拼音是什么?陆詟水栗怎么读?

    陆詟水栗的拼音是:lù zhé shuǐ lì

  • 2.
    陆詟水栗是什么意思?

    陆詟水栗的意思是:指声威远播,四方畏服。

陆詟水栗的意思

陆詟水栗褒义还是贬义

陆詟水栗的典故

陆詟水栗后面接什么话

陆詟水栗是什么意思

陆詟水栗起航

陆詟水栗

廉泉让水

陆詟水栗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兔起乌沉

陆詟水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