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繁体
野役
野役的意思

周代王城郊外"野"地的兵众徒役。

野役

的字义分解
拼音部首总笔画 11

野[ yě ]
1. (形声。从里,予声。《尔雅·释言》:“里,邑也。”本义:郊外;野外)。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野,郊外也。 《说文》。段注-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 《易·坤》-龙战于野。 《书·牧誓》-王朝至于商郊牧野。 《诗·豳风·七月》-七月在野。 《周礼》。注:“谓一百里以外三等采地之中。”-体国经野。 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 《后汉书·列女传》-捐金于野。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野茫茫。 明·魏禧《大铁椎传》-光照旷野。
【组词】 野外、 野生;野渡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 7

役[ yì ]
1. (古文作伇。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殳(shū)击人。本义:服兵役,戍守边疆)。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役,戍边也。执殳巡行也。 《周礼·遂人》-若起野役。 《周礼·小宰》-听政役以比居州长。 《周礼·师田》-行役之事。 《诗·王风》。郑玄笺:“行役多危难,我诚思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国语》-弃政而役,非其任也。
【组词】 役夫、 役民、 役卒
[更多解释]

【野役】的常见问题

  • 1.
    野役的拼音是什么?野役怎么读?

    野役的拼音是:yě yì

  • 2.
    野役是什么意思?

    野役的意思是:周代王城郊外"野"地的兵众徒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