貊炙
的字义分解
貊[ mò ]
1.
古代汉族称对方少数民族的一种称呼。
【引证】
《书·武成》-华夏蛮貊。
2.
寂寞。 同: 寞
【引证】
《诗·大雅·皇矣》-维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
[更多解释]
炙[ zhì ]
1.
(会意。从肉从火。小篆字形,肉在火上烤。本义:烧烤,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炮当作灼。-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 《颜氏家训》-火傍作庶为炙字,凡傅于火曰燔,母之而加于火曰炙,裹而烧者曰炮。柔者炙之,乾者燔之。 《礼记·曲礼》。疏:“火灼曰炙。”-毋嘬炙。 《礼记·礼运》-以烹以炙。 《史记·刺客传》-置匕首鱼炙之腹中。 《诗·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乐府诗集·西门行》-饮醇酒,炙肥牛。
【组词】
炙煿、 炙肉、 炙羊、 炙鼠、 炙鱼
[更多解释]
貊炙
的分字组词貊炙
的相关词语【貊炙】的常见问题
-
1.貊炙的拼音是什么?貊炙怎么读?
貊炙的拼音是:mò zhì
-
2.貊炙是什么意思?
貊炙的意思是:烤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