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榻
的字义分解
置[ zhì ]
1.
(会意。从网直,有亦声。网直宜赦。本义:赦罪,释放)。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置,赦也。 《汉书·尹赏传》。注:“放也。”-见十置一。 《史记·淮阴侯列传》-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 《史记·吴王濞列传》-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杀之,无有所置。
[更多解释]
榻[ tà ]
1.
(形声。从木,(tà)声。本义: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
2.
同本义。
【引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移我琉璃榻。 《后汉书·徐稚传》-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清·周容《芋老人传》-一榻。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对坐榻上。 《聊斋志异·促织》-喜置围榻上。
【组词】
榻登、 榻布、 竹榻;藤榻
[更多解释]
【置榻】的常见问题
-
1.置榻的拼音是什么?置榻怎么读?
置榻的拼音是:zhì tà
-
2.置榻是什么意思?
置榻的意思是:《后汉书.陈蕃传》"郡人周璯﹐高絜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后以"置榻"喻礼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