谴讶
的字义分解
谴[ qiǎn ]
1.
(形声。本义:责备,斥责)。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谴,谪问也。 《苍颉篇》-谴,呵也。 《诗·小雅·小明》-畏此谴怒。 《孔子家语·五行》-闻而谴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谴之。 《西游记》-前者,失救泾河老龙,获谴于我皇后帝。
【组词】
谴谪、 谴斥、 谴告、 谴呵、 谴咎、 谴怒
[更多解释]
讶[ yà ]
1.
(形声。从言,牙声。本义:迎接)。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讶,相迎也。从言,牙声。周礼曰,诸侯有卿讶发。按,乍接必以言,故从言,俗字作迓。周官有讶士,有掌讶。 《公羊传·成公二年》-跛者讶跛者。 《仪礼·公食大夫礼》。注:“迎也。”-从者讶受皮。 《仪礼·聘礼》-厥明,讶宾于馆。
【组词】
讶客、 讶宾
[更多解释]
谴讶
的分字组词谴讶
的相关词语【谴讶】的常见问题
-
1.谴讶的拼音是什么?谴讶怎么读?
谴讶的拼音是:qiǎn yà
-
2.谴讶是什么意思?
谴讶的意思是:犹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