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芒披苇
的字义分解
负[ fù ]
1.
(会意。从人,从贝。本义:恃,即依恃,凭仗)。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贪,负其强。 《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左传·襄公十四年》-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 汉·贾谊《治安策》-其异姓负彊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守自负年德,易之。
[更多解释]
芒[ máng ]
1.
(形声。从艸,亡声。本义:谷类植物种子壳上或草木上的针状物)。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锴曰:“谓麦谷为芒种是也。”-芒,草耑也。 《周礼·地官·稻人》。郑众注:“芒种,稻麦也。”-种之芒种。 《白虎通·五行》-芒之为言萌也。 潘岳《射雉赋》-麦渐渐以擢芒。(擢芒:长出麦芒。)
【组词】
芒茅、 芒履、 芒鞋、 芒刺、 芒角
[更多解释]
披[ pī ]
1.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引证】
《说文》-披,从旁持曰披。 《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设披周也。 《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执披。 《仪礼·士丧礼》-执披者旁四人。 《仪礼·既夕礼》-设披。
6.
分开;裂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而披其地。 《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又披其邑。 《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不折必披。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组词】
竹竿披了;披磔、 披砍、 披榛
[更多解释]
苇[ wěi ]
1.
(形声。从艸,韦声。本义:芦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苇,大葭也。 《易·说卦》-震为萑苇。
【组词】
苇车、 苇杖、 苇索、 苇茭、 苇戟桃杖、 苇荻、 苇莞、 苇带、 苇笮、 苇薄
[更多解释]
负芒披苇
的分字组词负芒披苇
的相关词语【负芒披苇】的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