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 yuàn
拼音
zhī yuàn
繁体
負鼎之願
用法
"作宾语;用于人的理想"
负鼎之愿的意思

希图担负辅佐君王大任的愿望。

引证解释
  1. 及定节立谋,以干时主,将怀~,盖为千载之遇焉。

【负鼎之愿】的来源
  1. 伊尹故有莘氏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其遇汤也。

    来源:--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

负鼎之愿

的字义分解
拼音部首总笔画 6

负[ fù ]
1. (会意。从人,从贝。本义:恃,即依恃,凭仗)。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贪,负其强。 《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左传·襄公十四年》-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 汉·贾谊《治安策》-其异姓负彊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守自负年德,易之。
[更多解释]

拼音 dǐng 部首总笔画 12

鼎[ dǐng ]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2. 同本义 。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引证】 《说文》-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组词】 鼎峙、 鼎铉、 鼎鼐
[更多解释]

拼音 zhī 部首总笔画 3

之[ zhī ]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更多解释]

拼音 yuàn 部首总笔画 14

愿[ yuàn ]
1. (形声。从页(xié),原声。古时“愿、願”各有本义。“愿”义为谨慎,“願”义为“大头”) 谨慎;老实,质朴。
【引证】 《说文》-愿,谨也。 《周书·谥法》-思厚不爽曰愿。 《韩非子·诡使》-无利于上谓之愿。 《书·皋谟》。郑注:“谓容貌恭正。”-愿而恭。 《考工记·弓人》-则莫能以愿中。 《周礼·大司寇》-上愿纠暴。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大府召视儿,幼愿耳。
【组词】 愿恭、 愿款、 愿法、 愿敏、 愿婉、 愿懿、 愿民

8. 大头。
【引证】 《说文》-願,大头也。从頁,原声。宋公孙願绎字硕父。
[更多解释]

【负鼎之愿】的常见问题

  • 1.
    负鼎之愿的拼音是什么?负鼎之愿怎么读?

    负鼎之愿的拼音是:fù dǐ zhī yuàn

  • 2.
    负鼎之愿是什么意思?

    负鼎之愿的意思是:希图担负辅佐君王大任的愿望。

负鼎之愿是什么意思

负鼎之愿的意思

负鼎之愿打一动物

负鼎之愿党建品牌含义

负鼎之愿打一意思

负鼎之志

负鼎笔趣阁

负于鼎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