箸土傅籍
的字义分解
箸[ zhù ]
1.
(形声。从竹,者声。本义:筷子。又作“筯”)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曲礼》。注:“今人或谓箸为梜。”-羹之有菜者用梜。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纣为象箸,而箕子唏。 唐·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 清·周容《芋老人传》-辍箸叹曰。
5.
又。
【引证】
[更多解释]
土[ tǔ ]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2.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书·禹贡》-禹敷土。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更多解释]
傅[ fù ]
1.
(形声。从人,尃(fū)声。本义:辅佐)。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与俌略同。-傅,相也。 《汉书·贾谊传》。师古曰:“傅,辅也。”-傅,傅之德义。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郑伯傅王。
【组词】
傅父、 傅御、 傅弼
[更多解释]
籍[ jí ]
1.
(形声。从竹,耤(jí)声。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本义:登记册,户口册)。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籍,簿书也。 《周礼·大司马》-乃以九畿之籍。 《周礼·小行人》。注:“名位尊卑之书。”-掌邦国宾客之体籍。 《左传·成公二年》-非礼也勿籍。 诸葛亮《论游户自实》-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 明·顾炎武《复庵记》-宫观之籍。
【组词】
籍口、 籍戎、 籍地、 削籍、 除籍
[更多解释]
【箸土傅籍】的常见问题
-
1.箸土傅籍的拼音是什么?箸土傅籍怎么读?
箸土傅籍的拼音是:zhù tǔ fù jí
-
2.箸土傅籍是什么意思?
箸土傅籍的意思是:定居而编入户籍﹐为正式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