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中书
的字义分解
锦[ jǐn ]
1.
(形声。从帛,金声。本义: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染丝织成文章也。汉襄邑县贡织文。”-锦,襄邑织文。 《仪礼·聘礼》。注:“玉锦,锦之文纤缛者也。”-皆奉玉锦束请觌。 《礼记·中庸》-衣锦尚絅。 《诗·秦风·终南》-锦衣狐裘。
【组词】
锦囊、 锦衾、 锦帆、 锦覆
[更多解释]
中[ zhōng,zhòng ]
1.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7.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更多解释]
书[ shū ]
1.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書,著也。 《周礼·保氏》-五曰六书。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 《易·系辞》-易之以书契。 《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方苞《狱中杂记》-众言同,于是乎书。
【组词】
书候、 书孽、 书记手、 书画卯酉、 书文、 书抄、 书具、 书券、 书砚、 书狱、 书命、 书格、 书帖
[更多解释]
锦中书
的分字组词锦中书
的相关词语【锦中书】的常见问题
-
1.锦中书的拼音是什么?锦中书怎么读?
锦中书的拼音是:jǐn zhōng shū
-
2.锦中书是什么意思?
锦中书的意思是:锦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