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咄犀
的字义分解
骨[ gǔ,gū ]
1.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表示声、形、动作。
【组词】
骨都都、 骨骨农农、 骨辘辘
[更多解释]
犀[ xī ]
1.
犀牛。
【引证】
《说文》-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从牛,尾声。 《尔雅》郭注-犀,似水牛,猪头,大腹,庳脚,脚有三蹄,黑色,三角,一顶上,一额上,一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椭,好食棘,亦有一角者。 《国语·越语》。注:’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有水犀。水犀之皮有珠甲,山犀则无。”-水犀之甲。 《汉书·平帝纪》-黄支国献犀牛。 《周书·王会篇》。按,犀角搅汤解诸毒药。-正南以文献为献。 《墨子·公输》-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
【组词】
犀牛望月、 犀分
3.
犀牛皮。
【引证】
张逸少《北征凯旋诗》-犀衣颁七校,骏骑给千屯。
【组词】
犀帖、 犀革
[更多解释]
【骨咄犀】的常见问题
-
1.骨咄犀的拼音是什么?骨咄犀怎么读?
骨咄犀的拼音是:gǔ duō xī
-
2.骨咄犀是什么意思?
骨咄犀的意思是:亦作"骨笃犀"; 即蛇角。可制器物,亦可供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