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ì sān shè
退
拼音
tuì sān shè
繁体
退避三舍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退让"
近义词
委曲求全
反义词
针锋相对 锋芒毕露
退避三舍的意思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引证解释
  1. 我说姊姊不过,只得~了。

【退避三舍】的来源
  1. 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来源:--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退避三舍】的故事
  1.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退避三舍

的字义分解
退
拼音 tuì 部首总笔画 9

退[ tuì ]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彳,从日,从攵。彳(chì),小步。攵(suī),足的反写。本义:向后走,后退)。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退,卻也。 《仪礼·聘礼》-宾三退负序。 《仪礼·乡射礼》-主人少退。 《礼记·玉藻》-待坐则必先退席。 《孙子·谋政》-不可以退而谓之退。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暑为之退。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攻一时敌退。
【组词】 退到院子里;他往后退了几步;退缩、 退生、 退厅、 退藏于密、 退殿、 退出战斗;退罢、 退散、 退军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 16

避[ bì ]
1. (形声。从辵(chuò),辟声。本义:躲开,回避)。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避,回也。 《苍颉篇》-避,去也。 《国语·周语》-无乃实有所避。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清·周容《芋老人传》-有书生避雨檐下。
【组词】 避风雨;避秦、 避言、 避宅
[更多解释]

拼音 sān 部首总笔画 3

三[ sān ]
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广韵》-三,数名。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更多解释]

拼音 shě,shè 部首总笔画 8

舍[ shě,shè ]
1. (象形。小篆字形,上端象屋顶,下端象建筑物的基础。中间是客舍招徕顾客的幌子。本义:客舍)。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客店也。周礼之庐也,路室也,候馆也,皆是。-舍,市居曰舍。 《仪礼·觐礼》。注:“犹致馆也。”-天子赐舍。 《庄子·说剑》-夫子休就舍。 《孟子·离娄上》-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至舍,四支僵不能动。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组词】 旅舍、 舍馆、 舍长
[更多解释]

【退避三舍】的常见问题

  • 1.
    退避三舍的拼音是什么?退避三舍怎么读?

    退避三舍的拼音是:tuì bì sān shè

  • 2.
    退避三舍是什么意思?

    退避三舍的意思是: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 3.
    退避三舍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退避三舍的近义词是: 委曲求全

  • 4.
    退避三舍的反义词是什么?

    退避三舍的反义词是: 针锋相对 锋芒毕露

退避三舍的成语故事

退避三舍什么意思

退避三舍的三舍是什么意思

退避三舍的意思和典故

退避三舍中三舍指的是多远

退避三舍的历史典故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

退避三舍是哪次战役

退避三舍的拼音

退避三舍的故事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