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犹鞫治。
鞫理
鞫[ jū ] 1. 贫穷。 【引证】 《诗·大雅》-鞫哉庶正,疚哉冢宰。 2. 水涯的末端。 【引证】 《诗·大雅》-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更多解释]
理[ lǐ ] 1.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更多解释]
qǐ jū
huì jū
kān jū
shěn jū
yī lǐ guàn zhī
yī yán qióng lǐ
yī miàn ér lǐ
wàn wú cǐ lǐ
【鞫理】的常见问题
鞫理的拼音是:jū lǐ
鞫理的意思是:犹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