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拼音
zhì
繁体
致罰
致罚的意思

施加惩罚; 过分的惩罚。

致罚

的字义分解
拼音 zhì 部首总笔画 10

致[ zhì ]
1.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致,送诣也。 《易·象下传》-君子以致命遂志。 《诗·卫风·竹竿》-远莫致之。 《诗·卫风·聘礼》-卿致馆。 《仪礼·曾子问》-殷人既葬而致事。 《荀子·解蔽》-远方莫不致其珍。 《史记·李将军列传》-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致敬亭于幕府。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致电上海。
【组词】 致聘

2. 招引;招致。
【引证】 汉·贾谊《过秦论》-致天下之士。 《史记·魏公子列传》-致食客三千人。(致,招致,招徕。) 《三国志·诸葛亮传》-不可屈致。 《三国演义》-今宜厚待刘禅,以致孙休。 清·袁枚《祭妹文》-致孤危托落。(致,招致,造成。) 《明史》-致此疾困。
【组词】 导致、 致病;致残;致人、 致士、 致聘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 9

罚[ fá ]
1. (会意。小篆字,从刀,从詈(lì,骂人)。“刀”指刑法。本义:处罚,惩办)。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罰,罪之小者。从刀、从詈,会意。未以刀有所贼,但持刀骂詈则应罚。 《墨子经》-罚上报下之罪也。 《周礼·司救》。注:“挞击之也。”-三让而罚。 《周礼·司市》。注:“播其肆也。”-小刑宪罚。 《楚辞·惜诵》-忠所罪以遇罚兮。 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清·方苞《狱中杂记》-皆不应重罚。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组词】 罚规、 罚约、 罚弗及嗣
[更多解释]

【致罚】的常见问题

  • 1.
    致罚的拼音是什么?致罚怎么读?

    致罚的拼音是:zhì fá

  • 2.
    致罚是什么意思?

    致罚的意思是:施加惩罚; 过分的惩罚。

致罚什么意思

致罚臧否

致罚困辱之

致罚上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