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帛
的字义分解
面[ miàn ]
1.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
[更多解释]
帛[ bó ]
1.
(形声。从巾,白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白”字,下面是“巾”字。本义:丝织品的总称)。
2.
同本义。
【引证】
汉·刘向《列女传》-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 《左传·闵公二年》-大帛之冠。 《淮南子·原道》-执玉帛者万国。 《周礼·大宗伯》-孤执皮帛。 《论语·阳货》-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杜牧《阿房宫赋》-瓦缝参差,如周身之帛缕。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布帛、 玉帛;财帛;帛召、 帛画
[更多解释]
【面帛】的常见问题
-
1.面帛的拼音是什么?面帛怎么读?
面帛的拼音是:miàn bó
-
2.面帛是什么意思?
面帛的意思是:死者覆面的方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