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 méi
拼音
chū méi
繁体
出梅
出梅的意思

基本定义

出梅:这是一个汉语词汇,特指*江南地区梅雨季节结束的时期。梅雨季节通常指的是每年月中旬到7月中旬,由于暖湿气流的影响,江南地区会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当这个时期结束,天气转晴,就称为“出梅”。

语境分析

在文学作品中,“出梅”常被用来象征季节的转换和生活的变化,如“出梅后,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终于出梅了,可以晾晒衣物了”。在气象学专业领域,“出梅”则有更精确的定义和判断标准。

示例句子

  1. 随着出梅的到来,天气逐渐变得晴朗,湿度也降低了。
  2. 农民们期待着出梅,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开始下一季的农作物种植。
  3. 出梅后的第一个周末,我们计划去郊外野餐。

同义词与反义词

同义词:梅雨结束、梅雨季结束 反义词:入梅、梅雨季开始

词源与演变

“出梅”一词源于**古代对气候变化的观察和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应用于描述江南地区特有的气候现象。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梅雨季节和出梅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梅雨季节常被视为一个充满诗意的时期,而出梅则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情感与联想

对于居住在江南地区的人们来说,出梅往往带来一种解脱和喜悦的情感。它意味着潮湿和阴郁的日子结束,阳光和干燥的天气即将到来。

个人应用

在我的家乡,每当出梅时,家家户户都会拿出被褥和衣物晾晒,空气中弥漫着阳光的味道,这是一种特别的幸福感。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出梅”:

出梅之日,阳光洒满窗台,
洗净了阴霾,带来了希望。

视觉与听觉联想

出梅的场景可以联想到阳光明媚的画面,听到鸟儿的歌唱和孩子们在户外玩耍的欢笑声。

跨文化比较

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出梅”的词汇,但类似的气候现象会有相应的描述,如日本的“梅雨明け”。

反思与总结

“出梅”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个气候现象,也承载了人们对季节变化和生活节奏的感知。在学*汉语和了解**文化的过程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对于把握语言的细微差别和文化内涵至关重要。

出梅

的字义分解
拼音 chū 部首总笔画 5

出[ chū ]
1.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更多解释]

拼音 méi 部首总笔画 11

梅[ méi ]
1. (形声。从木,每声。本义:楠木)。
2. 同本义。
【引证】 《山海经·中山经》-其木多梅梓。 《诗·秦风·终南》-有条有梅。 《诗·陈风·墓门》。按,子青不可食。-墓门有梅。
[更多解释]

【出梅】的常见问题

  • 1.
    出梅的拼音是什么?出梅怎么读?

    出梅的拼音是:chū méi

  • 2.
    出梅是什么意思?

    出梅的意思是:梅雨结束的日期。中国江淮一带梅雨通常在7月8-12日结束。有些年份出梅期会延迟,如1954年到8月2日才出梅,梅雨期持续达63天。梅雨结束后,绝大部分地区进入了盛夏高温季节。

上海梅雨季节2024什么时间入梅出梅

出梅天气预报

出梅毒疹后测血能测出来吗

出梅是几月几号2024年

出梅2024时间表

出梅是哪一天

出梅!苏州7月4日将迎来大晴天!

出梅2024年几月几日

出梅什么意思

出梅日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