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wéi kòu chóu
拼音
shì wéi kòu chóu
繁体
視爲寇讎
视为寇雠的意思

比喻极端仇视。

【视为寇雠】的来源
  1.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来源:-- 《孟子·离娄下》

视为寇雠

的字义分解
拼音 shì 部首总笔画 8

视[ shì ]
1. (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见,看见。示,表现。本义:看)。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视,瞻也。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墨子·辞过》-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 《诗·郑风·子曰鸡鸣》-子兴视夜。 《礼记·大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战国策·齐策》-熟视之。 柳宗元《三戒》-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组词】 视探、 视瞻、 视日、 视远步高、 视习
[更多解释]

拼音 wéi,wèi 部首总笔画 4

为[ wéi,wèi ]
1.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
[更多解释]

拼音 kòu 部首总笔画 11

寇[ kòu ]
1. (会意。从宀(mián),表示与室家房屋有关,从元(人),从攴(pū),表示持械击打。意思是手持器械的人,侵犯到房子里来打人。本义:入侵;侵犯)。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寇,暴也。与败贼 同义(朋侵)。 《书·舜典》。传:“群行攻劫曰寇。”郑注:“强取为寇。”-寇贼奸宄。 《左传·文公七年》-凡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 《吕氏春秋·贵公》-大兵不寇。 《盐铁论·本议》-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 《资治通鉴》-吐蕃发十万兵寇西川。
【组词】 寇戎、 寇虐(侵掠残害之行)寇钞(攻劫掠夺、 寇剽、 寇钞、 寇攘、 寇窃
[更多解释]

拼音 chóu 部首总笔画 18

雠[ chóu ]
1. (形声。从言。雔(chóu)声。本义:应答)。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言相当也。-雠,犹应也。 《三苍》-雠,对也。 《诗·大雅·抑》-无言不雠。 《左传·僖公五年》-忧必雠也。 《战国策·赵策一》-著之盘盂,属之雠柞。
【组词】 雠祚
[更多解释]

【视为寇雠】的常见问题

  • 1.
    视为寇雠的拼音是什么?视为寇雠怎么读?

    视为寇雠的拼音是:shì wéi kòu chóu

  • 2.
    视为寇雠是什么意思?

    视为寇雠的意思是:比喻极端仇视。

视为寇雠什么意思

视为寇雠打一动物

视为寇雠怎么读

视为寇雠是什么动物

视为寇雠猜一生肖

视为寇雠比喻什么动物

视为寇雠造句

视为寇仇

视为草芥

视民为寇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