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珰
的字义分解
鸣[ míng ]
1.
(会意。从口,从鸟。本义:鸟叫)。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鸣,鸟声也。 《管辂别传》-鸟兽之音曰鸣。 《易·中孚》-鸣鹤在阴。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 《诗·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陶渊明《归园田居》-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巅。
[更多解释]
珰[ dāng ]
1.
屋椽头上的玉质饰物,瓦当。
【引证】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华榱璧珰。(榱:椽子) 唐·李贺《大堤曲》-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
【组词】
珰环
2.
玉制的耳饰。
【引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唐·李朝威《柳毅传》-明珰(泛指饰物)满身。
【组词】
珰珥、 珰珠
[更多解释]
【鸣珰】的常见问题
-
1.鸣珰的拼音是什么?鸣珰怎么读?
鸣珰的拼音是:míng dāng
-
2.鸣珰是什么意思?
鸣珰的意思是:指首饰。金玉所制,晃击有声,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