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讽谕和寄托(某种含义)。
讥兴
讥[ jī ] 1. (形声。从言,幾(jì)声。本义:旁敲侧击地批评)。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讥,诽也。 《公羊传·隐公二年》。注:“犹谴也。”-此何以书讥。 《楚辞·大招》。注:“非也。”-诛讥罢只。 《史记·游侠传》。正义:“非言也”>-二者交讥。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于人为可讥。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公孙布被之讥。 【组词】 讥呵、 讥毁、 讥望 [更多解释]
兴[ xīng,xìng ] 1. 兴致,情趣。 【引证】 王勃《滕王阁序》-遥呤俯畅,逸兴遄飞。 宋·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归舟。 【组词】 兴动、 兴兴头头、 兴头子、 兴辞、 兴会、 兴头起意、 兴子 8. 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引证】 清·洪亮吉《北江诗话一》-以及李杜元白诸大家,最多兴体。 【组词】 兴喻 [更多解释]
rǔ ǎo jī
jiāo jī
lěng jī rè cháo
cì jī
yī yán xīng bāng,yī yán sàng bāng
yī juě bù xīng
bù zuò xīng
bù xīng
【讥兴】的常见问题
讥兴的拼音是:jī xīng
讥兴的意思是:讽谕和寄托(某种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