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i lài
拼音
bái lài
繁体
白廝賴
白厮赖的意思

冒认;干没。

白厮赖

的字义分解
拼音 bái 部首总笔画 5

白[ bái ]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2. 同本义。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引证】 《说文》-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 《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 《庄子·知北游》-若白驹之过隙。 《汉书·贾谊传》-白昼大都之中。 《庄子·马蹄》-白玉不毁,孰为圭璋。 《庄子·渔父》-须眉交白。 《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 《战国策·燕策》-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组词】 雪白、 白衣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 14

厮[ sī ]
1. (从广,斯声。广(yǎn),就山崖作成的房子。厂(hǎn)山石之崖。“斯”也有表义作用。《汉书·严助传》“厮舆之卒”。颜师古注:“厮,析薪者。”“斯、析”都有“劈开”义。本义:古代干粗活的男性奴隶或仆役;服杂役者)。
2. 同本义。
【引证】 《史记·苏秦传》。正义:“谓炊烹供养杂役。”-厮徒十万。 《汉书·严助传》。注:“析薪者也。”-厮舆之卒。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厮役扈养,死者数百人。 《战国策·韩策》-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而厮徒在其中矣。
[更多解释]

拼音 lài 部首总笔画 13

赖[ lài ]
1. (形声。从贝,剌(là)声。本义:得益;赢利)。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赖,赢也。 《方言十三》-赖,取也。 《国语·周语》。注:“利也。”-先王岂有赖焉。 《国语》-相语以利,相示以赖,相陈以知贾。 《战国策》-为魏则益,为秦则不赖矣。
【组词】 赖利
[更多解释]

【白厮赖】的常见问题

  • 1.
    白厮赖的拼音是什么?白厮赖怎么读?

    白厮赖的拼音是:bái sī lài

  • 2.
    白厮赖是什么意思?

    白厮赖的意思是:冒认;干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