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诣
的字义分解
识[ shí,zhì ]
1.
旗帜 同: 帜
【引证】
《汉书·王莽传下》-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
2.
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
【引证】
《岭外代答》-广西土中铜鼓…周围款识,其圆纹为古钱,其方文如织簟。
[更多解释]
诣[ yì ]
1.
(形声。从言,旨声。本义:前往,去到)。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诣,候至也。 《小尔雅》-诣,进也。 《汉书·杨王孙传》。注:至也。”-未得诣前。 《苍颉篇》-诣,至也。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吏遂缚诣县。 《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遂诣亮。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资治通鉴·唐纪》-元济诣京师。 《资治通鉴》-与鲁肃俱诣孙权。
【组词】
诣阙、 诣门
[更多解释]
【识诣】的常见问题
-
1.识诣的拼音是什么?识诣怎么读?
识诣的拼音是:shí yì
-
2.识诣是什么意思?
识诣的意思是:犹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