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n duì
拼音
zhān duì
繁体
瞻對
瞻对的意思

朝见奏对; 旧土司名。有上﹑中﹑下之分,称三瞻。上瞻对茹长官司,下瞻对安抚司,均清雍正六年(1728年)置;中瞻对长官司,乾隆十年(1745年)置。在今四川新龙一带,地处雅砻江上游。宣统三年(1911年)置瞻对设治委员,辛亥革命后改为怀柔县,不久改瞻化县,1952年又改新龙县。

瞻对

的字义分解
拼音 zhān 部首总笔画 18

瞻[ zhān ]
1. (形声。从目,詹(zhān)声。本义:向远处或向高处看)。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瞻,临视也。 《尔雅》-瞻,视也。 《诗·邶风·燕燕》-瞻望弗及。 《诗·邶风·雄雉》-瞻彼日月。 《楚辞·离骚》。注:“观也。”-瞻前而顾后兮。 《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狟兮?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聊斋志异·促织》-细瞻景状。
【组词】 观瞻、 高瞻远瞩;瞻略、 瞻眄、 瞻相、 瞻视、 瞻察、 瞻览
[更多解释]

拼音 duì 部首总笔画 5

对[ duì ]
1. (会意。从口,从“丵”(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2.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对,答也。 《诗·大雅·桑柔》-听言则对。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孟子·梁惠王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仪礼·士冠礼》。注:“应也。”-冠者对。 《仪礼·曲礼》。注:“答问也。”-对曰:“非礼也敢辞。” 《三国演义》-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
【组词】 无言以对;对当、 对嘴、 对理、 对番、 对状、 对日
[更多解释]

【瞻对】的常见问题

  • 1.
    瞻对的拼音是什么?瞻对怎么读?

    瞻对的拼音是:zhān duì

  • 2.
    瞻对是什么意思?

    瞻对的意思是:朝见奏对; 旧土司名。有上﹑中﹑下之分,称三瞻。上瞻对茹长官司,下瞻对安抚司,均清雍正六年(1728年)置;中瞻对长官司,乾隆十年(1745年)置。在今四川新龙一带,地处雅砻江上游。宣统三年(1911年)置瞻对设治委员,辛亥革命后改为怀柔县,不久改瞻化县,1952年又改新龙县。

瞻对之役

瞻对是什么意思

瞻对土司

瞻对是今天哪里

瞻对在哪里

瞻对事件

瞻对之战

瞻对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