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严加禁止。
肃遏
肃[ sù ] 1. (会意。小篆字形。表示人战战兢兢,非常畏惧小心。本义:{恭敬})。 2. 同本义。 【引证】 《训文》-肃,持事振敬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忠肃共懿。 《诗·大雅·思齐》-肃肃在庙。 《国语·楚语》-又能齐肃衷正。 《国语·周语》-宽肃宣惠。 《汉书·五行志》-貌之不恭,是谓不肃。 《后汉书·邓皇后传》-入掖庭为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 【组词】 肃敬、 肃迓、 肃奉、 肃括、 肃修、 肃如、 肃服、 肃然、 肃肃 [更多解释]
遏[ è ] 1. (形声。从辵(chuò),曷声。本义:抑制;阻止,阻拦)。 2. 阻止。 【引证】 《尔雅·释诂》-遏,止也。 《易·大有卦》-君子以遏恶扬善。 《书·汤誓》-夏王率遏众力。 《诗·周颂·武》-胜殷遏刘。 《诗·大雅·民劳》-式遏寇虐。 《列子·汤问》-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锄其直,遏其生气。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组词】 遏捺、 遏密、 遏讼、 遏塞、 遏刘 [更多解释]
yán sù
tǐ sù
yǎn sù
lǐn sù
guēn cāng è tiào
zhì è
shì bù kě è
xiǎng è xíng yún
【肃遏】的常见问题
肃遏的拼音是:sù è
肃遏的意思是:严加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