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ài shì
拼音
nài shì
繁体
耐辱居士
耐辱居士的意思

唐司空图的自号。图隐居中条山王官谷﹐作亭名休休﹐作文以见志曰"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又少也墯﹐长也率﹐老也迂﹐三者非济时用﹐则又宜休。"因自目为耐辱居士﹐作《耐辱居士歌》"白日偏催快活人﹐黄金难买堪骑鹤。若曰'尔何能?'答云'耐辱莫。'"事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

耐辱居士

的字义分解
拼音 nai 部首总笔画 9

耐[ nai ]
1. (会意。从而,从寸。而亦声。“而”指面颊,“寸”指法度,刑法。在面颊上施刑罚,指剃须。字本作“耏”。从而,从彡。本义:古时一种剃掉胡须两年的刑罚)。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不剃发也。-耏,罪不至耏也。 《汉书·高帝纪》。应劭注:“轻罪不至于耏,完其耏鬓。故曰耏。”-耏以上请之。 《后汉书·高帝纪》。注:“耐,轻刑之名。一岁刑为罚作,二岁刑以上为耐。”-耐罪亡命。 《后汉书·章帝纪》注-耏,多须貌。 《睡虎地秦墓竹简》-从事有亡,卒岁得,可论?耐。
【组词】 耐罪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 10

辱[ rǔ ]
1. (会意。甲骨文字形,是“辰”下加脚(止)或加手(又,寸)的形象。①本义:耕作。“辰”是“蜃”的本字,古代以蜃为农具进行耕作。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耨”(nòu)。②引申义:耻辱) 同引申义。
【引证】 《说文》-辱,耻也。 《论语·学而》-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史记·货殖列传序》-衣食足而知荣辱。
【组词】 奇耻大辱;荣辱;羞辱;忍辱负重;蒙受屈膝之辱;辱害、 辱残

3. 使…受辱;侮辱。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南辱于楚,寡人耻之。 《论语·子路》-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见相如,必辱之。
【组词】 足以辱晋;辱邈、 辱抹、 辱没、 辱玷、 辱污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 8

居[ jū ]
1. (象形。金文字形,是“踞”的本字,象人曲胫蹲踞形。本义:蹲着)。
2. 同本义 同: 踞
【引证】 《说文》-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俗居从足。 《史记》-不宜居见长者。 《左传》-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
[更多解释]

拼音 shì 部首总笔画 3

士[ shì ]
1. (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士,事也。 《白虎通·爵》-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 《汉书·食货志》-学以居位曰士。 《后汉书·仲长统传》-以才智用者谓之士。 《周书》-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 《书·牧誓》-是以为大夫卿士。 《礼记·曲礼》-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 《马伶传》-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唐·韩愈《原毁》-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组词】 士子、 士夫、 勇士;壮士;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更多解释]

【耐辱居士】的常见问题

  • 1.
    耐辱居士的拼音是什么?耐辱居士怎么读?

    耐辱居士的拼音是:nài rǔ jū shì

  • 2.
    耐辱居士是什么意思?

    耐辱居士的意思是:唐司空图的自号。图隐居中条山王官谷﹐作亭名休休﹐作文以见志曰"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又少也墯﹐长也率﹐老也迂﹐三者非济时用﹐则又宜休。"因自目为耐辱居士﹐作《耐辱居士歌》"白日偏催快活人﹐黄金难买堪骑鹤。若曰'尔何能?'答云'耐辱莫。'"事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

耐辱居士是谁

耐辱居士什么意思

耐辱居士是哪位诗人

耐辱居士歌

耐辱居士的传说

耐辱居士的由来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