ér shí zhī
拼音
ér shí zhī
繁体
默而識之
默而识之的意思

默:不语,不说话。识:记。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引证解释
  1. 良哉孔子之言!~,一以贯之,故目击而道存,指掌而意喻。

【默而识之】的来源
  1.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来源:-- 《论语·述而》

默而识之

的字义分解
拼音部首总笔画 16

默[ mò ]
1. (形声。从犬,黑声。本义:狗突然窜出追人)。
2. 闭口不说话。
【引证】 《书·说命》-恭默思道。 《论语》-默而识之。 《易·系辞》-或默或语。 《国语·楚语》-三年默以思道。 《左传·昭公十五年》-我不欲战而能默。 白居易《移家入新宅》-默坐低双眉。
【组词】 默然不语、 默默无言
[更多解释]

拼音 ér 部首总笔画 6

而[ ér ]
1.
2.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更多解释]

拼音 shí,zhì 部首总笔画 7

识[ shí,zhì ]
1. 旗帜 同: 帜
【引证】 《汉书·王莽传下》-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

2. 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
【引证】 《岭外代答》-广西土中铜鼓…周围款识,其圆纹为古钱,其方文如织簟。
[更多解释]

拼音 zhī 部首总笔画 3

之[ zhī ]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更多解释]

【默而识之】的常见问题

  • 1.
    默而识之的拼音是什么?默而识之怎么读?

    默而识之的拼音是:mò ér shí zhī

  • 2.
    默而识之是什么意思?

    默而识之的意思是:默:不语,不说话。识:记。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意思

默而识之的识是什么意思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而识之的拼音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翻译

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翻译

学而不厌

默而识之翻译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