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是河姆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1959年首次发现于浙江嘉兴马家浜,故名。陶器以手制的夹砂和泥质红陶为主,器形有钵﹑盆﹑罐﹑壶﹑豆﹑鬶﹑眀﹑釜﹑鼎和支座等。石器有斧﹑铲﹑刀等。当时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籼稻,并饲养猪﹑狗等家畜,渔猎经济也很发达。其年代约为公元前4750-前3700年。
马家浜文化
的字义分解
马[ mǎ ]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引证】
韩愈《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组词】
马伯乐、 马首、 马牌子、 马曹、 马圈、 马祭、 马绊、 马褐、 马祸、 马图
[更多解释]
家[ jiā,jia ]
1.
词尾。
【组词】
成年家;整天家
[更多解释]
浜[ bāng ]
1.
妓女的别称。
【引证】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官妓既革,土娼潜出,如私窠子半开门之属。…遂相沿苏妓为苏浜,土娼为扬浜。
[更多解释]
化[ huà,huā ]
1.
用掉、耗费。 同: 花
【组词】
化钱、 化工夫
[更多解释]
马家浜文化
的分字组词马家浜文化
的相关词语yī zhǐ mǎ
一指yī zhāo mǎ sǐ huáng jīn jǐn
一朝yī yán chū kǒu,sì mǎ nán zhuī
一言出口,驷yī yán yǐ chū,sì mǎ nán zhuī
一言已出,驷yī zǐ chū jiā,qī zǔ shēng tiān
一子出yī zǐ chū jiā,qī zǔ shēng tiān
一子出yī zǐ chū jiā,qī zǔ shēng tiān
一子出yī zǐ chū jiā,jiǔ zǔ shēng tiān
一子出yáng jīng bāng
洋泾mǎ jiā bāng wén huà
马家yī dài wén háo
一代yī wén
一yī wén bù zhí
一yī wén bù míng
一yī shàng qīng shān biàn huà shēn
一上青山便yī tǐ huà
一体yī yuán huà
一元yī huā qí sú
一【马家浜文化】的常见问题
-
1.马家浜文化的拼音是什么?马家浜文化怎么读?
马家浜文化的拼音是:mǎ jiā bāng wén huà
-
2.马家浜文化是什么意思?
马家浜文化的意思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是河姆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1959年首次发现于浙江嘉兴马家浜,故名。陶器以手制的夹砂和泥质红陶为主,器形有钵﹑盆﹑罐﹑壶﹑豆﹑鬶﹑眀﹑釜﹑鼎和支座等。石器有斧﹑铲﹑刀等。当时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籼稻,并饲养猪﹑狗等家畜,渔猎经济也很发达。其年代约为公元前4750-前37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