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i huǐ
拼音
āi huǐ
繁体
哀毀骨立
用法
"作主语、分句;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
近义词
哀毁瘠立 无肠可断
反义词
哀而不伤 笑逐颜开
哀毁骨立的意思

基本定义

哀毁骨立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因极度悲伤而消瘦,以至于骨头都露出来。这个成语形容人因极度悲痛而身体极度消瘦,形象地描绘了悲伤到极点的状态。

语境分析

在文学作品中,哀毁骨立 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因失去亲人或遭遇重大打击而身心俱疲的状态。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极度悲伤的情境时,仍能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医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描述因情绪问题导致的身体状况。

示例句子

  1. 他因失去爱妻,哀毁骨立,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2. 在得知儿子的死讯后,她哀毁骨立,几乎无法站立。
  3. 小说中的主人公在经历了一系列悲剧后,变得哀毁骨立,令人心痛。

同义词与反义词

同义词

  • 骨瘦如柴:形容人非常瘦,但不一定特指因悲伤。
  • 形销骨立:形容人瘦得只剩骨头,与哀毁骨立相似,但不一定因悲伤。

反义词

  • 丰腴:形容人胖,与哀毁骨立形成鲜明对比。
  • 健壮:形容人健康强壮,与哀毁骨立的消瘦状态相反。

词源与演变

哀毁骨立 的词源较为古老,最早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文化与社会背景

传统文化中,哀毁骨立** 常被用来形容孝子对父母的深切哀悼。在儒家文化中,孝道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这个成语在描述孝子的行为时尤为贴切。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给人以深刻的悲伤和同情之感。它让人联想到失去亲人后的无助和痛苦,以及由此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个人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这个成语,但在描述亲友因悲伤而消瘦时,这个成语能准确传达出那种深刻的情感。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哀毁骨立影孤单,
夜深人静泪未干。

视觉与听觉联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瘦弱的人影,孤独地坐在昏暗的房间里,背景音乐是低沉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悲伤和孤寂的氛围。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wasted away with grief" 或 "consumed by sorrow",虽然不如 哀毁骨立 那样形象和具体,但也能传达出类似的情感。

反思与总结

哀毁骨立 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身体上的消瘦,更深刻地表达了心理上的极度悲伤。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

引证解释
  1. 众亲戚已到,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然后大殓治丧。蘧公子~,极尽半子之谊

【哀毁骨立】的来源
  1. 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来源:-- 《后汉书·韦彪传》:“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哀毁骨立】的故事
  1. 古代有名的孝子王戎与和峤两人同时丧父母,和峤按照风俗习惯,守孝三年,神气丝毫没有损伤。而王戎则不同,他在父母的灵前搭了一个小棚,整天陪伴父母的灵,十分伤心,而且吃的很少,整个身体变成骨瘦如柴,三年后经很长时间调养才恢复

哀毁骨立

的字义分解
拼音 āi 部首总笔画 9

哀[ āi ]
1.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哀,闵也。 《广雅》-哀,痛也。 《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孟子》。注:“伤也。”-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柳敏碑》-呜呼哀哉。 《礼记·檀弓》-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
【组词】 哀咜、 哀诏、 哀哉、 哀毁骨立
[更多解释]

拼音 huǐ 部首总笔画 13

毁[ huǐ ]
1. (形声。从“土”,表示与瓦器有关。本义:瓦器缺损)。
2. 毁坏;破坏。
【引证】 《列子·汤问》-毁山一毛。 《论语·季氏》-毁于椟中。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毁其盆。 《说文》。段注:“缺者,器破也,因为凡破之称。”-毁,缺也。 《小尔雅·广言》-毁,坏也。 《孝经·开宗明义》-不敢毁伤。 《易·说卦传》-兑为毁折。 《春秋·文公十六年》-毁泉台。 《左传·文公十八年》-毁信废忠。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 《孙子·谋攻》-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组词】 毁弃、 毁节、 毁车杀马、 毁夷
[更多解释]

拼音 gǔ,gū 部首总笔画 9

骨[ gǔ,gū ]
1.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表示声、形、动作。
【组词】 骨都都、 骨骨农农、 骨辘辘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立[ lì ]
1.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立,侸也。 《易·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持璧却立。 《韩非子·喻老》-立有间。 宋·欧阳修《归田来》-卖油翁释担而立。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或立或卧。
【组词】 挺立、 坐立不安;把电线杆立起来;肃立、 立托、 立容、 立戟、 立谈
[更多解释]

【哀毁骨立】的常见问题

  • 1.
    哀毁骨立的拼音是什么?哀毁骨立怎么读?

    哀毁骨立的拼音是:āi huǐ gǔ lì

  • 2.
    哀毁骨立是什么意思?

    哀毁骨立的意思是: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架。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 3.
    哀毁骨立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哀毁骨立的近义词是: 哀毁瘠立 无肠可断

  • 4.
    哀毁骨立的反义词是什么?

    哀毁骨立的反义词是: 哀而不伤 笑逐颜开

哀毁骨立什么意思

哀毁骨立是什么生肖

哀毁骨立造句

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