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缚:反绑着手面向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舆榇:把棺材装在车上。表示不再抵抗,自请受刑。这是古代君主战败投降的仪式。
面缚舆榇
的字义分解
面[ miàn ]
1.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
[更多解释]
缚[ fù ]
1.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或缠织等有关。尃(fū)声。本义:捆绑)。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缚,束也。 《左传·文公二年》-战之明日,晋襄公缚秦囚。 清·方苞《狱中杂记》-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
【组词】
缚人、 缚绑、 缚住、 缚虎、 缚送、 缚扎
[更多解释]
舆[ yú ]
1.
(形声。从车,舁(yú)声。本义:车厢)。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车中受物之处。-舆,车舆也。 《考工记》-舆人为车。 《潜夫论》-木材…曲者宜为轮,直者宜为舆。
[更多解释]
榇[ chèn ]
1.
古时指空棺,后泛指棺材。
【引证】
《说文》-榇,棺也。 《小尔雅》-空棺谓之榇,有尸谓之柩。 《左传·襄公二年》-自为榇与颂琴。 《清稗类钞·外交类》-送汝昌榇南归。
【组词】
扶榇归里
2.
梧桐的别名。
[更多解释]
面缚舆榇
的分字组词面缚舆榇
的相关词语【面缚舆榇】的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