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ī zhī rì,yóu shēng zhī nián
拼音
suī zhī yóu shēng zhī nián
繁体
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虽死犹生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的意思

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的来源
  1. 先公为汉忠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来源:-- 晋·常璩《汉中士女志·文姬》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的例句
  1. 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惟求皇上简发重兵,迅图扫荡,则臣等~。”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的字义分解
拼音 suī 部首总笔画 9

虽[ suī ]
1. (形声。从虫,唯声。古读 (huī)。本义:虫,似蜥蜴而大)。
【引证】 《战国策·燕策》-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孟子·梁惠王上》-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组词】 虽故、 他虽身负重伤,但坚决不下火线

3. 即使…也;纵使。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口,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吕氏春秋·察今》-先王之法,经手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 6

死[ sǐ ]
1.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死,民之卒事也。 《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礼记·曲礼》-庶人曰死。 《礼记·檀弓》-沁人曰死。 《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何国变,宁南死。
【组词】 死生、 死过、 死限、 死却、 死不残、 死去还魂、 死费尽残、 死数里算帐、 死耗、 死君
[更多解释]

拼音 zhī 部首总笔画 3

之[ zhī ]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 4

日[ rì ]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更多解释]

拼音 yóu 部首总笔画 7

犹[ yóu ]
1. (形声。从犬,酋(尤)声。本义:一种猿类动物)。
2. 兽名。猴属,也叫“犹猢”,形如麂。
【引证】 《说文》。字亦作猷。-猶,愑属。 《尔雅》-犹如麂,善登木。 《释文》引《尸子》-犹,五尺大犬也。 《颜氏家训·书证》-犹,兽名也。 《史记·吕后纪》。索隐:“犹,猿类也。夘鼻长尾 ,性多疑。”-犹与未决。 《水经注》-山多犹猢,似猴而短足好游崖树,一腾百步,或三百丈,顺往倒返,乘空若飞。
[更多解释]

拼音 shēng 部首总笔画 5

生[ shēng ]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广雅》-生,出也。 《广韵》-生,生长也。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更多解释]

拼音 zhī 部首总笔画 3

之[ zhī ]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更多解释]

拼音 nián 部首总笔画 6

年[ nián ]
1.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更多解释]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的分字组词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的相关词语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的常见问题

  • 1.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的拼音是什么?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怎么读?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的拼音是:suī sǐ zhī rì,yóu shēng zhī nián

  • 2.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是什么意思?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的意思是: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 3.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的近义词是: 虽死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