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ǐng tiě
拼音
bǐng tiě
繁体
稟帖
禀帖的意思

亦作"禀帖"; 旧时民众或下级呈官府的文书。

禀帖

的字义分解
拼音 bǐng 部首总笔画 13

禀[ bǐng ]
1. (会意。禀为禀的俗字。本义:给予谷物)。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禀,赐谷也。 《礼记·中庸》。注:“稍食也。”-既禀称事。 《汉书·文帝纪》-食闻吏禀当受粥者,或以陈粟。 《新唐书·宪宗纪》-葬阵亡者,禀其家五岁。
【组词】 禀赡、 禀谷、 禀粮、 禀食
[更多解释]

拼音 tiè,tiě,tiē 部首总笔画 8

帖[ tiè,tiě,tiē ]
1. (形声。从巾,占声。本义:古代字写在布帛上叫帖)。
2. 写在帛上的书签。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木部曰:“检,书署也。”木为之谓之检,帛为之则谓之帖,皆谓幖题,今人所谓签也。”-帖,帛书署也。
[更多解释]

【禀帖】的常见问题

  • 1.
    禀帖的拼音是什么?禀帖怎么读?

    禀帖的拼音是:bǐng tiě

  • 2.
    禀帖是什么意思?

    禀帖的意思是:亦作"禀帖"; 旧时民众或下级呈官府的文书。

禀帖是什么意思

禀帖怎么读

禀帖的拼音

禀帖读音

禀帖和呈文

禀帖和呈文区别

禀帖拍卖成交记录

禀帖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