ěr hóu shé
拼音
ěr hóu shé
繁体
耳目喉舌
用法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耳目喉舌的意思

喉舌:泛指说话的器官,比喻代言人。起到耳目喉舌的作用。比喻作为搜集、了解情况和宣传方针政策的工具。

【耳目喉舌】的来源
  1. 报纸是党的耳目喉舌,是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纽带。

    来源:-- 田流《我上的第一堂党的新闻课》

【耳目喉舌】的例句
  1. 《人民日报》起到党的~的作用。

耳目喉舌

的字义分解
拼音 ěr 部首总笔画 6

耳[ ěr ]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耳,主听也。 《白虎通·情性》-耳者,肾之候。 《春秋·元命苞》-耳者,心之候。 《鬼谷子·权篇》-耳目者,心思之助也。 《易·说卦》-坎为耳。 明·刘基《苦斋记》-忠言逆耳利于行。 宋·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组词】 耳目官、 耳斡儿、 耳朵垂子、 耳根厢、 耳顺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目[ mù ]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目,人眼,象形。 《礼记·郊特牲。》-目者,气之清明者也。 《韩诗外传》-目者,心之符也。 《易·小畜卦》-夫妻反目。 《左传·宣公二年》-睅其目,皤其腹。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满目萧然。 晋·干宝《搜神记》-瞋目大怒。 《聊斋志异·狼三则》-目似瞑。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目不忍睹
【组词】 目不斜视目见耳闻目治手营目空一世、 目眩神摇、 目无下尘、 目耗、 目指、 目眦、 目珠、 目睛、 目精
[更多解释]

拼音 hóu 部首总笔画 12

喉[ hóu ]
1. 喉头。
【引证】 《说文》-喉,咽也。 《后汉书·马融传》-喉咽者,量肠之府也。 唐·柳宗元《三戒》-断其喉。
【组词】 喉吻、 喉头气 、 喉韵
[更多解释]

拼音 shé 部首总笔画 6

舌[ shé ]
1.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 《易·说卦》-兑为口舌。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在窍为舌。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组词】 舌举、 舌挢不下、 舌刺刺、 舌敞唇穿、 舌簧、 舌干唇焦
[更多解释]

【耳目喉舌】的常见问题

  • 1.
    耳目喉舌的拼音是什么?耳目喉舌怎么读?

    耳目喉舌的拼音是:ěr mù hóu shé

  • 2.
    耳目喉舌是什么意思?

    耳目喉舌的意思是:喉舌:泛指说话的器官,比喻代言人。起到耳目喉舌的作用。比喻作为搜集、了解情况和宣传方针政策的工具。

耳目喉舌是谁提出来的

新闻媒体是谁的耳目喉舌

记者是人民的耳目喉舌

耳目喉舌论的主要作用

耳目喉舌的意思

耳目喉舌论 名词解释

耳目喉舌是什么生肖

耳目喉舌论

耳目喉舌打一生肖

耳目喉舌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