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ōng diào
拼音
yōng diào
繁体
租庸調
租庸调的意思

唐代对受田课丁征派的三种赋役的并称。导源于北魏到隋代的租﹑调﹑力役制度。凡丁男授田一顷﹐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岁输绢二匹﹐绫﹑絡二丈﹐布加五之一﹐绵三两﹐麻三斤﹐非蚕乡则输银十四两﹐谓之调;役人力﹐岁二十日﹐闰加二日﹐不役者日纳绢三尺﹐谓之庸﹐有事而加役二十五日者免调﹐三十日租调皆免。唐开元末年均田制破坏﹐这种承袭北魏的赋役制度渐不适用;安史之乱后﹐为两税法所代替。

租庸调

的字义分解
拼音部首总笔画 10

租[ zū ]
1. (形声。从禾,且(jū)声。从禾,与谷物有关。本义:田赋,征收的农产品,又指按田地征收的捐税)。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租,田赋也。 《广雅》-租,税也。 《急就篇》-敛财曰赋,敛谷曰税,田税曰租。 《管子·国蓄》-租籍者,所以强求也。 《汉书·文帝纪》-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唐·杜甫《兵车行》-县官急索租。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当其租入。
【组词】 租更、 租委、 租刍、 租输、 租限
[更多解释]

拼音 yōng 部首 广 总笔画 11

庸[ yōng ]
1. (会意。小篆字形。从用,从庚。“庚更”同音,表更换。先做某事,然后更换做别的事。本义:用;需要)。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庸,用也。 《书·尧典》-畴咨若时登庸。 《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庸。 《诗·齐风·南山》-齐子庸止。
[更多解释]

拼音 tiáo,diào,zhōu 部首总笔画 10

调[ tiáo,diào,zhōu ]
1. 清晨,早晨 同: 朝
【引证】 《诗·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组词】 调饥
[更多解释]

【租庸调】的常见问题

  • 1.
    租庸调的拼音是什么?租庸调怎么读?

    租庸调的拼音是:zū yōng diào

  • 2.
    租庸调是什么意思?

    租庸调的意思是:唐代对受田课丁征派的三种赋役的并称。导源于北魏到隋代的租﹑调﹑力役制度。凡丁男授田一顷﹐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岁输绢二匹﹐绫﹑絡二丈﹐布加五之一﹐绵三两﹐麻三斤﹐非蚕乡则输银十四两﹐谓之调;役人力﹐岁二十日﹐闰加二日﹐不役者日纳绢三尺﹐谓之庸﹐有事而加役二十五日者免调﹐三十日租调皆免。唐开元末年均田制破坏﹐这种承袭北魏的赋役制度渐不适用;安史之乱后﹐为两税法所代替。

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中租

调的含义

租庸调制读音

租庸调制是什么意思

租庸调法是哪个朝代

租庸调指什么意思

租庸调制的特点

租庸调制是哪个朝代的

租庸调各指什么意思

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