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土
的字义分解
祀[ sì ]
1.
(形声。从示,巳声。“示”常与祭祀有关。本义:祭祀天神)。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祀,祭无已也。 《周礼·在宗伯》。郑注:“五色之帝。”-五祀。 《周礼》。贾公彦疏:“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以雷鼓鼓神祀。
[更多解释]
土[ tǔ ]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2.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书·禹贡》-禹敷土。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更多解释]
【祀土】的常见问题
-
1.祀土的拼音是什么?祀土怎么读?
祀土的拼音是:sì tǔ
-
2.祀土是什么意思?
祀土的意思是:祭祀土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