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ǒng zhī
拼音
dǒng zhī
繁体
董狐之筆
董狐之笔的意思

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

【董狐之笔】的来源
  1. 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来源:-- 《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

【董狐之笔】的例句
  1. 《曾国藩》曾国荃对大哥的说法不服气。去年湘中士人公推王闿运撰湘军志。王闿运也扬言,为湘军修志一事非他莫属,他要秉~,不溢美,不饰恶,为湘军存一信史。

董狐之笔

的字义分解
拼音 dǒng 部首总笔画 12

董[ dǒng ]
1. (形声。从艸,重声。①本义:草名,即鼎蕫。②督察)。
2. 监督;督察。
【引证】 《书·大禹谟》。传:“董,督也。”-董之用威。 《左传·文公六年》-董逋逃。 《左传·昭公十年》-董之以武师。 《后汉书·陈忠传》-出则监察而董是非。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组词】 董正、 董统鹰扬、 董治、 董摄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 8

狐[ hú ]
1. (形声。从犬,瓜声。本义:狐狸)。
2. 同本义。
【引证】 《汉书·文帝纪》。注:“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称狐疑。”-朕狐疑。 《易·未济》-小狐汔济。 《史记·陈涉世家》-狐鸣呼曰。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狐裘不暖锦衾薄。 《广东军务记》-狐凭鼠伏
【组词】 狐丘、 狐白、 狐兔、 狐仙
[更多解释]

拼音 zhī 部首总笔画 3

之[ zhī ]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 10

笔[ bǐ ]
1. (会意。从竹,从聿。“聿”(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秦制字。秦以竹为之,加竹。-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 《礼记·曲礼》-史载笔,士载言。 清·林觉民《与妻书》-不能竟书而搁笔。
【组词】 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 笔帕之敬、 笔楮难穷
[更多解释]

【董狐之笔】的常见问题

  • 1.
    董狐之笔的拼音是什么?董狐之笔怎么读?

    董狐之笔的拼音是:dǒng hú zhī bǐ

  • 2.
    董狐之笔是什么意思?

    董狐之笔的意思是: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

董狐之笔是什么意思

董狐之笔故事

董狐之笔是什么生肖

董狐之笔成语故事

董狐之笔的历史解释

董狐之笔造句

董狐之笔近义词

董狐之笔打一准确生肖

董狐之笔的意思和造句

董狐之笔与赵氏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