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ù shì miàn qiáng
拼音
chù shì miàn qiáng
繁体
觸事面牆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触事面墙的意思

遇事像面对墙壁而立,一无所知

【触事面墙】的来源
  1. 吾常近之才,加以多事昏塞,触事面墙,不知道理安在。

    来源:-- 晋·姚兴《重答安成侯嵩》

触事面墙

的字义分解
拼音 chù 部首总笔画 13

触[ chù ]
1. (形声。从角,蜀声。本义:以角撞物)。
2. 用角抵人或物。
【引证】 《说文》-触,牴也。 《新序杂事》-兽穷则触。 《左传》-触槐而死。 《易·大壮》-羝羊触藩
【组词】 触藩、 触藩羝羊
[更多解释]

拼音 shì 部首总笔画 8

事[ shì ]
1.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更多解释]

拼音 miàn 部首总笔画 9

面[ miàn ]
1.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
[更多解释]

拼音 qiáng 部首总笔画 14

墙[ qiáng ]
1. (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墙,垣蔽也。 《诗·郑风·将仲子》-无逾我墙。 《论语·公冶长》-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尉缭子·战威》-止如堵墙。 唐·杜甫《石壕吏》诗-老翁逾墙走。
【组词】 墙阙、 墙宇、 墙篱、 墙东、 墙茨、 土墙;围墙
[更多解释]

【触事面墙】的常见问题

  • 1.
    触事面墙的拼音是什么?触事面墙怎么读?

    触事面墙的拼音是:chù shì miàn qiáng

  • 2.
    触事面墙是什么意思?

    触事面墙的意思是:遇事像面对墙壁而立,一无所知

触事面墙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