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n sú,nì jiù wén
拼音
ān jiù wén
繁体
安於故俗,溺於舊聞
用法
"作谓语、定语、分句;指因循守旧"
近义词
因循守旧 墨守成规
反义词
推陈出新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的意思

基本定义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这个词汇出自《史记·商君列传》,字面意思是满足于传统的俗,沉溺于过去的知识和信息。它形容一个人过于保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固守旧有的观念和惯。

语境分析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常用来批评那些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人物。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愿意改变或接受新观念的人。在专业领域,如教育、管理等,这个词汇可以用来警示人们不要过分依赖传统方法,而应不断创新。

示例句子

  1. 他总是安于故俗,不愿意尝试新的工作方法。
  2. 在教育领域,我们不能溺于旧闻,而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3. 这家公司因为过于安于故俗,最终被市场淘汰。

同义词与反义词

同义词:守旧、保守、墨守成规 反义词:创新、进取、开放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程度和具体情境,而反义词则完全相反,强调接受新事物和改变。

词源与演变

这个词汇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特别是在《史记》等古代文献中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被用来批评和警示。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传统和历史是一种美德。然而,“安于故俗,溺于旧闻”则是在特定语境下对这种态度的批评,特别是在需要创新和变革的领域。

情感与联想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警惕和反思。它提醒我不要过分依赖过去的经验和知识,而应保持开放和学*的态度。

个人应用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遇到过一些同事过于安于故俗,不愿意尝试新的工作方法。这影响了团队的创新能力和工作效率。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安于故俗者,如枯木不生; 溺于旧闻者,如死水不流。”

视觉与听觉联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老人坐在古老的书籍堆中,不愿意抬头看外面的世界。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典音乐,象征着传统和旧时代的氛围。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uck in the past”或“resistant to change”,它们传达了相似的意思,但文化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这个词汇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警示,提醒我保持开放和学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理解并批评那些不愿意改变和创新的行为。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的来源
  1. 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来源:--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的故事
  1. 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孝公准备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提高农民与将士的地位,遭到大夫甘龙与杜挚的反对,商鞅据理力争,认为甘龙的话是世俗之言,他们只能安于故俗,溺于所闻,居官守法。推行新法就可以富国强兵,称霸于诸侯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的例句
  1. ~的人不能成大业。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的字义分解
拼音 ān 部首总笔画 6

安[ ān ]
1.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2.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 3

于[ yú ]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 9

故[ gù ]
1. (形声。从攴(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使为之也。 《易·系辞传》-又明于忧患与故。 《礼记·礼运》-则是无故。 《国语·楚语》-夫有其故。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组词】 借故、 无故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 9

俗[ sú ]
1. (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2.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引证】 《说文》-俗,习也。 《周礼·大司徒》-六曰以俗教安。 《礼记·曲礼》-入国而问俗。 《淮南子·泛论》-循俗未足多也。 《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俗主亏情。 《荀子·乐论》-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汉·贾谊《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
【组词】 风俗、 习俗、 民俗、 俗忌、 俗化
[更多解释]

拼音 nì,niào 部首总笔画 13

溺[ nì,niào ]
1. 排泄小便。后来作“尿”。
【引证】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宾客饮者醉,更溺睢。(更:轮番。睢:范睢。)
【组词】 溺尿、 溺溲

3. 人或动物排泄的小便。
【引证】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热,故溺赤也。 清·方苞《狱中杂记》-矢溺皆闭其中。
【组词】 溺盆子、 溺壶、 溺窝子、 溺器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 3

于[ yú ]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更多解释]

拼音 jiù 部首总笔画 5

旧[ jiù ]
1.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萑”(huān),鸱鸟类;下面是“臼”,作声符。本义:鸟名)。
2. 鸺鶹,即猫头鹰。 [更多解释]

拼音 wén 部首总笔画 9

闻[ wén ]
1. (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闻,知声也。 《墨子经上》-闻耳之聪也。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屈原《九歌·湘夫人》-闻佳人兮召予。 《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后汉书·列女传》-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闻屏障中。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组词】 闻声不食、 闻所不闻闻风响应闻雷失箸闻鸡起舞
[更多解释]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的常见问题

  • 1.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的拼音是什么?安于故俗,溺于旧闻怎么读?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的拼音是:ān yú gù sú,nì yú jiù wén

  • 2.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是什么意思?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的意思是: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 3.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安于故俗,溺于旧闻的近义词是: 因循守旧 墨守成规

  • 4.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的反义词是什么?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的反义词是: 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