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繁体
裼襲
裼袭的意思

古代礼服之制袒外衣而露裼衣,且不尽覆其裘,谓之裼;不裼,谓之袭。盛礼以袭为敬;非盛礼以裼为敬; 指穿着礼服。

裼袭

的字义分解
拼音 xī,tì 部首总笔画 13

裼[ xī,tì ]
1. 脱去衣服露出上身。
【引证】 《说文》-裼,袒也。从衣,易声。 《玉篇》-裼,脱衣见体也。 《诗·郑风·大叔于田》-襢裼暴虎。 《尔雅》-襢裼,肉袒。 《史记·张仪传》-徒裼以趋敌。 《战国策·初见秦》-闻战,顿足徒裼。 《韩非子·十过》-曹君袒裼而观之。
【组词】 袒裼、 裼袭

3. 脱去外衣露出内衣。
【引证】 《仪礼·聘礼》-裼降立。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 11

袭[ xí ]
1. (形声。从衣,从两“龙”(tà)省声。本义:死者穿的衣服,衣襟在左边)。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凡敛死者,左衽,不纽。-袭,左衽袍也。 《仪礼·士丧礼》。郑玄注:“袭事,谓衣服也。”-陈袭事于房中,西领南上,不綪。
【组词】 袭衣、 袭玩
[更多解释]

【裼袭】的常见问题

  • 1.
    裼袭的拼音是什么?裼袭怎么读?

    裼袭的拼音是:tì xí

  • 2.
    裼袭是什么意思?

    裼袭的意思是:古代礼服之制袒外衣而露裼衣,且不尽覆其裘,谓之裼;不裼,谓之袭。盛礼以袭为敬;非盛礼以裼为敬; 指穿着礼服。

裼袭怎么读

裼袭是什么意思

裼袭之不相因也

欲民之毋相渎也 翻译

裼袭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