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ng wén tiān
拼音
zhāng wén tiān
繁体
張聞天
张闻天的意思

基本定义

张闻天:张闻天(1900年8月30日-197*年7月1日),原名张应皋,字闻天,江苏南汇(今属上海市)人,**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

语境分析

在文学和口语中,“张闻天”通常指代这位历史人物,提及他时往往与他的政治生涯、思想贡献以及在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相关。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政治学研究中,张闻天的名字常出现在讨论共产党的早期发展和领导层结构的文章或书籍中。

示例句子

  1. 张闻天在**共产党的早期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 学者们经常研究张闻天的政治思想和他在党内的影响力。
  3. 张闻天的生平事迹是**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义词与反义词

  • 同义词:张应皋(原名)、张闻天同志(正式称呼)
  •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与其他历史人物进行对比,如等。

词源与演变

张闻天的名字来源于他的字“闻天”,意为“听闻天下事”,反映了他早年的志向和抱负。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名字成为了**共产党历史的一部分,被后人铭记和研究。

文化与社会背景

张闻天在共产党的早期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思想和行动对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社会和文化中,张闻天被视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理论家。

情感与联想

提及张闻天,可能会联想到**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带来一种敬仰和缅怀的情感。

个人应用

在学*和研究**近现代史时,张闻天的事迹和思想常常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动态。

创造性使用

在创作历史题材的小说或剧本时,可以将张闻天作为一个角色,通过他的视角展现那个时代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视觉与听觉联想

通过观看关于张闻天的纪录片或阅读他的传记,可以获得更直观的视觉和听觉体验,感受他的生平和时代背景。

跨文化比较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张闻天的名字可能会有不同的翻译和解读,但他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是普遍认可的。

反思与总结

张闻天作为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他的名字和事迹在近现代史中占有重要位置。通过对他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共产党的历史和的社会发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历史人物有助于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

张闻天

的字义分解
拼音 zhāng 部首总笔画 7

张[ zhāng ]
1. 帐幔,帷幕。 同: 帐
【引证】 《荀子·正论》-居则设张容。 《史记·高祖本纪》-张饮三日。 《汉书·疏广传》-供张东都门外。

4. 胀满。 同: 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年》-将食,张,如厕。 《左传·僖公十五年》-张脉偾兴。 《淮南子·缪称》-亭历愈张。
[更多解释]

拼音 wén 部首总笔画 9

闻[ wén ]
1. (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闻,知声也。 《墨子经上》-闻耳之聪也。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屈原《九歌·湘夫人》-闻佳人兮召予。 《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后汉书·列女传》-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闻屏障中。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组词】 闻声不食、 闻所不闻闻风响应闻雷失箸闻鸡起舞
[更多解释]

拼音 tiān 部首总笔画 4

天[ tiān ]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更多解释]

【张闻天】的常见问题

  • 1.
    张闻天的拼音是什么?张闻天怎么读?

    张闻天的拼音是:zhāng wén tiān

  • 2.
    张闻天是什么意思?

    张闻天的意思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又名洛甫,江苏南汇(今属上海市)人。1919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苏联,先后在中山大学和红色教授学院学习。历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主席。1934年参加长征。在遵义会议上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代替博古在党中央负总责。1935年到陕北后主持召开了瓦窑堡会议◇历任延安马列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西北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兼组织部长。建国后,任驻苏联大使、外交部第一副部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59年在庐山会议和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受到错误批判。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予以平反昭雪。主要著作编为《张闻天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