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ì
拼音
zuì
繁体
觳觫伏罪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认罪"
觳觫伏罪的意思

觳觫:恐惧得发抖的样子。指惶恐认罪。

引证解释
  1. 公子宋随班行礼,全无~之语。

【觳觫伏罪】的来源
  1.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来源:--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觳觫伏罪

的字义分解
拼音部首总笔画 17

觳[ hú ]
1. 古代量器名。
【引证】 《周礼·考工记·陶人》-鬲实五觳。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 14

觫[ sù ]
1. 恐惧颤抖的样子
【组词】 觫觫、 觳觫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 6

伏[ fú ]
1. (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伏,司也。 《周礼·犬人》。司农注:“课伏犬以王车轹之。”-伏瘞亦如之。 《释名·释姿容》-伏,覆也。 《礼记·曲礼上》-寝毋伏。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雌鸡伏子。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子伏己而盐其脑。 《史记·项羽本纪》-一府中皆漝伏,莫敢起。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
【组词】 伏尸、 伏肉、 伏地、 伏虎;伏奏、 伏候
[更多解释]

拼音 zuì 部首总笔画 13

罪[ zuì ]
1. (会意。从辛,从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自亦声。本义:作恶或犯法的行为)。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秦以辠似皇字,改用罪。-辠,犯法也。 《尔雅》-辜辟戾辠也。经传皆以罪为之。 《诗·小雅·小明》-畏此罪罟。 《易·解卦象下传》-君子以赦过宥罪。 《荀子·王制》-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国语·晋语》-离桓之罪。 《史记·陈涉世家》-或闻无罪。 《汉书》-恶不忍闻,罪不容诛。 诸葛亮《出师表》-治臣之罪。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某知罪矣。
【组词】 罪首、 罪失、 罪眚、 罪瑕、 罪祸、 罪累、 罪悔、 罪殃、 罪辜、 罪衅、 罪例
[更多解释]

【觳觫伏罪】的常见问题

  • 1.
    觳觫伏罪的拼音是什么?觳觫伏罪怎么读?

    觳觫伏罪的拼音是:hú sù fú zuì

  • 2.
    觳觫伏罪是什么意思?

    觳觫伏罪的意思是:觳觫:恐惧得发抖的样子。指惶恐认罪。

觳觫伏罪是什么动物

觳觫伏罪是什么生肖

伏罪什么意思

伏案百科

罪魁伏法记

伏案解释

服罪与伏罪

伏罪的伏

伏罪的伏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