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 zhān tuó shí
拼音
ā zhān tuó shí
繁体
阿旃陀石窟
阿旃陀石窟的意思

在印度德干高原文达亚山。系印度古代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开凿的。共二十九洞。约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6、7世纪,营建达七百余年。有石雕佛像、藻井图案和壁画等。现存最多的是壁画。主要表现佛的生平故事和印度古代的宫廷生活。

阿旃陀石窟

的字义分解
拼音 ā,ē 部首总笔画 7

阿[ ā,ē ]
1. [更多解释]

拼音 zhān 部首总笔画 10

旃[ zhān ]
1. (形声,本义:赤色的曲柄旗)。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旃,旗曲柄也。周礼曰:“通帛为旃。 《释名·释兵》-通帛为旃。通以赤色为之。 《谷梁传·昭公八年》-置旃以为辕门。
[更多解释]

拼音 tuó 部首总笔画 7

陀[ tuó ]
1. (形声。从阜(fù),它声。从阜,与山有关。本义:倾斜不平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罢池陂陀,下属江河。

2. 山冈。
【引证】 元·袁桷《次韵伯宗同行至上都》-藉草各小憩,侧身复登陀。
[更多解释]

拼音 shí,dàn 部首总笔画 5

石[ shí,dàn ]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释名》-山体曰石。 《易·豫》-介于石。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周礼·典同》-原声石。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 13

窟[ kū ]
1. (形声。从穴,屈声。本义:土穴)。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窟。-窟,兔崛也。 《小尔雅·广兽》-兔之所息谓之窟。 《通俗文》。按,凡穴土皆曰堀。-兽穴曰窟。 《汉书·扬雄传》-西厌月窟。 《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官室,冬则居营窟。
【组词】 窟弄、 窟窍、 窟窦、 窟宠
[更多解释]

【阿旃陀石窟】的常见问题

  • 1.
    阿旃陀石窟的拼音是什么?阿旃陀石窟怎么读?

    阿旃陀石窟的拼音是:ā zhān tuó shí kū

  • 2.
    阿旃陀石窟是什么意思?

    阿旃陀石窟的意思是:在印度德干高原文达亚山。系印度古代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开凿的。共二十九洞。约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6、7世纪,营建达七百余年。有石雕佛像、藻井图案和壁画等。现存最多的是壁画。主要表现佛的生平故事和印度古代的宫廷生活。

阿旃陀石窟怎么读

阿旃陀石窟壁画

印度阿旃陀石窟

阿旃陀石窟在哪里

阿旃陀石窟群

阿旃陀石窟始建于印度的哪个王朝

阿旃陀石窟名词解释

阿旃陀石窟是古印度哪个时期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