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 cháng
拼音
zhī cháng
繁体
知足常樂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人的处世态度"
近义词
心满意足 自得其乐
反义词
愤愤不平 郁郁寡欢
知足常乐的意思

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引证解释
  1. 一个快乐主义者首先得有知足的修养,就是古训所谓‘~’。

【知足常乐】的来源
  1.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来源:-- 先秦·李耳《老子》

知足常乐

的字义分解
拼音 zhī,zhì 部首总笔画 8

知[ zhī,zhì ]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知,识也。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知汝远来应有意。 《庄子·外物》-心徹为知。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后汉书·列女传》-不知何氏女。
[更多解释]

拼音部首总笔画 7

足[ zú ]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 (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引证】 《说文》。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 《易·说卦》-震为足。 《大戴礼记》-足恭而口圣。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足胼胝,面目黧。 《韩非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清·魏学洢《核舟记》-东坡现右足。
【组词】 足心、 足炉、 足不出户、 足衣、 足音跫然
[更多解释]

拼音 cháng 部首总笔画 11

常[ cháng ]
1. (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旗)。
2. 同本义。
【引证】 《书·君牙》。传:“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纪于太常。 《诗·小雅·六月》-载是常服。
[更多解释]

拼音 lè,yuè 部首 丿 总笔画 5

乐[ lè,yuè ]
1.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2.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礼记·世本》-伶伦作乐。 《周礼·保氏》-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 《吕氏春秋·慎行论》-以乐传教。
[更多解释]

【知足常乐】的常见问题

  • 1.
    知足常乐的拼音是什么?知足常乐怎么读?

    知足常乐的拼音是:zhī zú cháng lè

  • 2.
    知足常乐是什么意思?

    知足常乐的意思是: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 3.
    知足常乐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知足常乐的近义词是: 心满意足 自得其乐

  • 4.
    知足常乐的反义词是什么?

    知足常乐的反义词是: 愤愤不平 郁郁寡欢

知足常乐600字作文

知足常乐毛笔字

知足常乐的作文

知足常乐的议论文

知足常乐议论文提纲

知足常乐下一句怎么接

知足常乐什么意思

知足常乐的名人例子

知足常乐心态经典句子

知足常乐换个高级的说法